一. 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ACA中国数据
2022年,关鸿志教授发表《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济失调:中国病例系列的病因和临床特征》总结了:2013-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共计127人,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ACA患者的临床特征、治疗和预后【1】。
1. 人口和临床特征:
127名ACA患者中有40.9%的男性,发病时的平均年龄为45.8岁(中位数47.0岁,IQR 36.0-59.0岁)。
平均疾病持续时间为10.6个月(中位数6.0,IQR 2.0-15.0)。
症状发作亚急性进展的,持续时间2周至3个月的,占大多数73.6%,2周内急性显著症状的占23.1%,超过3个月的少见。
最常见的症状是步态共济失调(n = 124,97.6%),其次是肢体共济失调(n = 96,75.6%),另外头晕、构音障碍/吞咽困难、眼震、复视常见。
除了小脑综合征外,还观察到锥体征(n = 36,28.3%)和周围神经病变/神经根病(n = 19,15.0%),且与某些ACA亚型有关。四分之三的OMS患者有锥体路征候。OMS、抗GAD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CA中不存在周围神经病变/神经根病,而9名MFS患者中有6人出现。
23名(18.1%)患者因确诊或推定感染而出现前驱症状(如发烧、咳嗽、腹泻)。虽然在28名患者(其中,11名肺癌,6名卵巢癌,4名乳腺癌),最终有23名(59.0%)PCD患者被诊断出患有癌症。
2. 抗体和疾病分类:
副肿瘤性小脑变性(PCD)30.7%、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(PACA)37.8%、与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的ACA(12.6%)、抗谷氨酸脱羧酶GAD相关ACA(8.7%)、米勒·费舍尔综合征MFS(7.1%)和opsoclonus-myoclonus综合征OMS(3.1%)。
总共在86名患者中检测到神经元抗体(67.7%,69名在配对血清和CSF样本中,4名仅在血清中),另外4名患者的神经节苷脂抗体呈阳性。所有PCD患者的高危副肿瘤性神经抗体均呈阳性。
其中,TBA阳性的原发性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(PACA)有8个,抗体阴性的PACA 29个,超过PACA总数的一半。
另外,全身自身抗体检查显示,27名(21.3%)患者抗SSA/SSB阳性,16名(12.6%)患者(包括6名桥本甲状腺炎患者)抗TPO/Tg阳性,另有11名(8.7%)患者两种抗体均呈阳性。另有9例(7.1%)患者ANA阳性,但抗SSA/SSB阴性。除了桥本甲状腺炎,其他伴随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(n = 12) ,白癜风、白塞病类风湿性关节炎。
3. MRI 表现:
在115名接受脑MRI检查的患者中,64人(55.7%)的结果正常或显示非特异性白质变化,只有12名(10.4%)患者患有小脑萎缩,还有9名(7.8%)患者出现萎缩,包括但不限于小脑。
CSF的白细胞(WBC)计数中值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(IQR 2–20)/uL和98.6%(IQR 87.0–100%)。
中位CSF蛋白浓度为0.47(IQR 0.36–0.71)g/L。在113名有CSF WBC数据的患者中,59名(52.2%)在正常范围内(WBC 0-5/uL)。
CSF寡克隆OB阳性51.1%(46/90例)。
4. 预后
从症状出现到开始免疫治疗的平均间隔时间为113天(中位数46,IQR 18-156)。急性期治疗主要选择IVIg联合皮质类固醇(n = 65, 51.2%). 21名(16.5%)患者既没有接受IVIg治疗,也没有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。
对17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手术、化疗或放疗。29名(22.8%)患者服用了霉酚酸酯作为长期免疫疗法。另外10名(7.9%)患者使用了各种免疫抑制剂,包括环磷酰胺、硫唑嘌呤、甲氨蝶呤、羟氯喹和利妥昔单抗。
平均随访时间大概2年后,53例(47.3%)患者的预后良好(mRS在最后一次随访时≤ 2),另有15名(11.8%)患者失访。
13名(10.2%)患者死亡,其中8名患者死于恶性肿瘤,2名患者死于神经系统异常并发症,3名患者死于不明原因(包括2名PCD患者和1名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小脑共济失调患者)。
24例患者出现症状复发或免疫疗法依赖。
5. PCD与PACA 比较:
与PACA相比,PCD患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更大,共存恶性肿瘤的比例更高。
PACA患者更有可能出现前驱咳嗽/腹泻/发烧,并并发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相关自身抗体。
PCD组最后随访时的MRS明显高于PACA组,表明预后较差。
两组的神经系统表现(如头晕、步态共济失调、肢体共济失调、锥体征、周围神经病变/神经根病)、脑脊液检查结果(如白细胞计数和分类、蛋白质浓度和OB)和脑MRI没有显著差异。
二. ACA 的相关信息
1. PACA 的诊断标准:
1)主要为亚急性或急性小脑综合征(步态共济失调,可能与不同程度的肢体不协调、构音障碍、眼球震颤、复视有关),伴有或不伴有其他非致残性神经异常,如锥体征和周围神经病变/神经根病
2)MRI表现通常正常,或可能主要表现为小脑朱部萎缩,朱部MRS(NAA/Cr比值)降低(如果可用)
3)至少以下其中一项:
3.1至少以下两项:
a.CSF白细胞增多症和/或阳性CSF限制性IgG寡克隆带
b.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一级亲属自身免疫性障碍家族史
c.支持自身免疫的抗体的存在,但尚未被证明直接参与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,或是具有已知触发因素的共济失调的标志物(小脑自身抗体除外)a
3.2小脑自身抗体的存在(经TBA和/或CBA证实)不是强副肿瘤性的,b或使用小脑切片在TBA中观察到的免疫荧光
4)排除由经验丰富的神经科医生或共济失调专家提出的其他原因(包括免疫性共济失调的其他原因,如PCD和GA)
a.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、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、干燥综合征A抗体、干燥综合症B抗体和抗核抗体。
b.包括Zic4/ ITPR1/ Homer-3/ neurochondrin/ PKCγ/ AP3B2/ mGluR1/ ATP1A3/ CARPVIII/ Rab6 抗体。
2. 副肿瘤性性小脑变性PCD 的诊断标准:符合2021版诊断标准中的“明确或可能的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(PNS)【2】”。
根据高风险抗体、高风险表型和/或随访<2年的存在,它们被归类为PCD,导致“可能的PNS”的PNS-Care评分。
3. 检测到的神经自身抗体和个体患者检测到的肿瘤类型(B)、临床表现(C)和小脑外症状(D)之间的关系【3】。
UNCA=未分类抗原
4. 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神经自身抗体和神经影像学特征【3】。
对小鼠大脑的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显示mGluR1 IgG(A)患者的小脑分子层具有强免疫反应性。
来自两名患有UNCA的患者的血清IgG显示具有神经纤毛模式的小脑皮层和DN(B-C)的显著染色。
轴向T2加权脑MRI显示双侧齿状核在轴向平面上对称性高信号。18F-FDG PET/CT显示双侧小脑低代谢(E),MRI成像无小脑体积损失(F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