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GAD诊疗指南2025版发布!这7大更新要点神经科医生必读

2025-09-28


01

MOGAD正式确立为独立疾病单元

2025版指南首次明确:MOG抗体相关疾病(MOGAD)是与多发性硬化(MS)及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(AQP4+NMOSD)完全不同的独立病种,核心证据包括:

1、病理特征:以少突胶质细胞损伤为主,伴IgG1抗体介导的脱髓鞘

2、影像标志:长节段视神经炎(累及前段)、脊髓“H征”、皮质脑炎FLAMES综合征(单侧FLAIR高信号)

3、治疗反应:对激素敏感但易复发,B细胞耗竭剂疗效弱于AQP4+NMOSD



02

诊断标准升级:抗体检测规范是核心

▲ 检测方法首选(证据等级A)

(1)检测技术:转染人全长MOG基因的活细胞CBA法(live-CBA)

(2)样本选择:血清优先(脑脊液阳性率仅42.1%-61.5%)

(3)滴度解读:

a. 明确阳性:滴度≥1:100(预测价值最高)

b. 弱阳性:1:10≤滴度<1:100 → 需结合临床附加条件


▲ 新增“红旗征”排除标准

出现以下表现需警惕误诊:

a. 无发作期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(如PIRA)

b. MRI病灶呈卵圆形伴“中央静脉征”

c. 激素治疗无效的急性发作



03

治疗策略分层:急性期&序贯治疗要点

▲ 急性期“黄金3步”(证据等级B)

❈ 甲泼尼龙冲击:多数MOGAD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。1000mg/d×3-5天;视病情减量至500 mg,1次/d,3 d;240 mg,1次/d,3 d;120 mg,1 次/d,3 d;随后改为泼尼松60 mg 或1 mg/kg口服,1次/d,之后口服激素逐渐缓慢减量。对所有患者,建议口服激素减量的过程应≥6个月,以减少因激素减量过快相关的复发。


!儿童剂量:起始剂量为甲泼尼龙静脉输注20~30 mg·kg-1·d-1 ,参考成人方案递减。


❈ IVIG联合治疗:0.4g/kg/d×5天(尤其激素反应差者)

❈ 血浆置换:危重患者与激素同步启动,5-7次/疗程


▲ 序贯治疗启动时机(满足1项即可)

1、首次发作严重且恢复不佳,遗留明显的神经功能残疾者(如恢复后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仍≥2分,视力仍<0.6)

2、≥2次复发


▲ 一线药物选择(附疗效对比)

药物

年化复发率降幅

关键限制

吗替麦考酚酯

风险比0.14

致畸(孕前6周停用)

利妥昔单抗

37%(P<0.001)

1/3患者B细胞清除后仍复发

托珠单抗

ARR 1.75→0(P=0.001)

需监测中性粒细胞/血脂

间歇IVIG

无复发率最高

可每4周输注1次、每次0.4~2.0 g/kg,建议间歇性输注IVIG至少持续1年以上

!间歇性IVIG是儿童MOGAD患者常用的序贯治疗方案。


图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(MOGAD)的急性期和缓解期序贯治疗流程图



04

4大临床警示:易被忽视的陷阱

1、脑炎型MOGAD:6.7%患者以癫痫起病,20%伴脑脊液压力↑

2、抗体共存现象:对于具有自身免疫性脑炎特征患者,抗NMDAR抗体可能同时阳性(需双抗体筛查)

3、低滴度假阳性:MS患者中2.5%可出现MOG-IgG弱阳性(滴度1:10)

4、激素减量复发:>30%视神经炎患者在减量期复发



05

影像鉴别诊断:3类疾病的核心差异

图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(MOGAD)、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(AQP4+NMOSD)和多发性硬化(MS)的磁共振成像病灶分布特点



06

儿童诊疗特别提醒

1、首发表现:<9岁儿童50%为ADEM,>9岁转为视神经炎/脊髓炎

2、检测窗口:ADEM患儿50%可检出MOG-IgG

3、治疗禁忌:避免长期低剂量激素单药维持(影响生长发育)



07

指南更新核心推荐总结

1、诊断:Live-CBA法血清检测 + 排除“红旗征”

2、急性期:激素冲击后缓慢减量(防复发)

3、序贯治疗:复发患者首选吗替麦考酚酯或IVIG

4、儿童:警惕ADEM转型,IVIG为一线维持方案


参考文献
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.中国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5版).中华神经科杂志,2025,58(7):704-720.




分享